一次“不成功”救援后
消防员练成“半个医生”
然而在消防官兵的记忆里,最深刻的则是一起“不成功”的救助。
2006年9月22日晚上,一名游客在十八盘摔伤晕倒。由于游客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消防官兵赶到时,这名游客心跳已经停止,游客的家人苦苦哀求。毕业于白求恩军医学院的孙洪友,口对口为游客做人工呼吸,做心脏复苏。二十分钟过去了,游客始终没有醒来。
这次“不成功”的救援经历,刺痛了孙洪友的心。
“如果以后再有游客在山上突发疾病,我们能不能伸手救助他,而不是呆在一旁束手无策?”从那之后,一场医疗救助知识武装自身的培训逐步展开。
以前,没有专业装备,有时救援只能用树枝来固定。为什么不依靠现有力量成立一支专业救助队呢?消防中队向上汇报,很快,先进的救助器材到位了:红外线夜视仪,可视距离达到1000米,一台就价值15万;专业救援绳一米就要400元。山岳救援的200多件专业器材逐步到位,国内首家山岳救助队在泰山挂牌成立。
B
降服火魔
灭火途中踩空坠落山涧
山林大火,与城市中的突发火情有着明显区别,消防车等重装备无法使用,更考验单兵作战的能力,对消防官兵来说,有更大危险。
2005年4月4日,与泰安市毗邻的临沂市蒙山自然林场突发山林大火,火场指挥部想到了山林灭火经验丰富的泰山中队。责无旁贷,在这次救火行动中,泰山中队承担了主攻任务。
脚下是万丈深渊,前方烈焰熊熊。在漆黑的夜晚,稍不留神,就有失足摔下山崖的危险。险情发生了,在灭火战斗中冲在队伍最前面的战斗班长惠金国突然脚下一滑,跌入了旁边的深涧。万幸的是,他身上背负的风力灭火机帮了大忙,背带挂在了树杈上。虽然大难不死,但惠金国已头破血流,双手扎满了荆棘。简单包扎了一下,他再次冲入火海……
三人“倒挂金钩”捡烟头
现任泰安市公安消防支队政治处主任赵锦跟记者谈了一件“小事”。
当时他在泰山中队蹲点,和战士们一起到天街跑步。忽然听到一名战士喊“悬崖下有烟头,还冒着火星!”
值班队长冯光喜看到天街南面的悬崖下3米左右的地方,隐隐可见闪烁的火星。当时正值秋天,森林干燥,处于高度危险期,但悬崖突兀,沟谷幽深,官兵回中队取绳索做保护显然来不及,消防战士决定组成人体接力。后面的战士拉紧前面战士的脚踝,3名战士“倒挂金钩”,垂下去后攥住了那个烟头,将其捏熄。
建队14年来,泰山中队确保了泰山有火情但无一起火灾事故发生。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