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大雨滂沱。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官兵一大早就做好准备,随时整装待命。12日,他们才从舟曲县返回四川,马上又投入省内灾区泥石流抢险救援。截至8月15日16:26,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调出32个中队、70台消防车、13艘冲锋舟(艇)、499名官兵紧急赶赴虹口乡、龙池镇和映秀镇,用一根根绳索为被困群众架起了一条条 “生命通道”。
冒死搜救转移村民
8月13日17:28,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支队长田国勇带着救援一队赶到龙池镇,兵分五路,一路搜救不少被困群众。晚上21:00,他们再接到命令向南岳村挺进。黑夜、洪水、泥石流,消防官兵们一时无法辨别地形和方向。
参谋长刘俊峰立即向后方成都消防指挥部报告,建议成立攻坚组探明情况。就这样,8人“敢死队”出发了。队员们沿途寻找受困群众,南岳村活动中心四层小楼,暂时成为避难场所。
8月14日凌晨,雨越下越大,但在东岳村还有不愿离开的27名群众,如不及时转移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在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后,支队队员王建正在村民家中向指挥部报告:“建议立即将27名群众全部集中并转移到安全地带。”此时传来一声巨响:山后的泥石流像野马似地冲了过来。突然,王建随身携带的电台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
“参谋长,参谋长,我们这边一切都好,一切都好!”直到黎明时分,电台里终于传来王建的声音,指挥部人员顿时兴奋起来。
原来,泥石流冲过来的那一刻,王建、吴建刚两个队员大喊一声“快跑”,抓住村民就开始狂奔,那一刻泥石流已从后门灌入屋内。“再晚几秒,就全完了!多亏消防战士!”一位村民后怕地说。
“共搜寻到238名幸存者,请求指挥部立即派人将群众转移出危险地带!”早上8:00左右,刘俊峰用沙哑的声音向总部汇报。这时,攻坚组队员才喝上第一口水。
急流泅渡送保险绳
山洪泥石流发生后,汶川县映秀城区部分街道水深两米,楼房高层,有上百名被困群众在阳台上呼救。8月14日早晨,政委马昆带领官兵到达映秀镇,第一眼就看到这般景象。
此时,在映秀新城距离河坝仅5米远的桥墩旁,站着一名被困群众,他紧紧抓住了一个广告牌,已经在水中坚持了4个多小时,体力渐渐难以支撑,但是,就在消防官兵的冲锋舟距离他还有20多米时,水流越来越急,根本无法横跨过河。
“马上用挖掘机,作冲锋舟的支点!”做出准确判断后,马昆立即亲自进入挖掘机驾驶室指挥,靠拢广告牌下时,洪水已漫过半个挖掘机的机身。紧接着,突击队员驾驶冲锋舟冲向挖掘机,但激流太猛了,阻止了冲锋舟的前进,消防官兵仍然无法把保险绳送上被困群众手里。于是,战士廖正权带着保险绳强行泅渡,却被湍急的水流冲回挖掘机,一次、两次……均告失败。
第三次泅渡,为了减少阻力,廖正权脱下头盔、衣服,先泅渡到广告牌上游的房屋,再从那里顺水泅渡到广告牌,终于到达被困点,被困群众被拉上了冲锋舟。
与此同时,司令部特勤大队副大队长陈波带领官兵,利用挖掘机架起了40多米绳桥,将被困在新城高楼上的群众一一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