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规定每日对系统进行巡查,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报告并记录在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按照灭火疏散应急预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其他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专职、志愿消防队员应当掌握和熟悉本单位的灭火疏散应急预案,达到“熟悉预案,明确各自职责;熟悉消防设施设备,会扑灭火灾;熟悉逃生常识,会引导人员逃生”的要求;一旦发生火灾,起火部位现场员工能迅速形成第一灭火力量,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能迅速核实火灾,启动相应消防设施和设备,及时有效处置火灾。
切实提高社会单位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提高社会单位组织疏散逃生能力,着重要落实制定火灾应急疏散逃生预案,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分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半年、其他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使员工熟悉本单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逃生技能;根据本单位实际,配备相应的火场逃生设备、器材和应急广播;人员密集场所应当明确每个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疏散引导人员,负责组织引导在场人员安全疏散;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人员能够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逃生自救。
切实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宣传教育能力。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宣传教育能力,着重要落实制定年度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并抓好组织实施;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开展消防宣传教育,以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安全讲座、参观体验消防队(站)等形式丰富宣传教育内容;人员密集场所应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消防安全承诺书”;将“三提示”工作融入本系统(单位)文化建设,在消防设施器材附近适当位置以文字和图例形式设置消防设施标志,标明消防设施器材名称及使用方法;在显著位置设置单位总平面图,楼层、房间设置疏散指示图,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在房间、餐厅、茶室、KTV包间醒目位置要制作以标明灭火器材存放位置、逃生路线、逃生通道以及预防火灾注意事项为主要内容的温馨提示牌;在房间电视、楼宇间视频上定期播放消防安全温馨提示专题片;在危险场所或重点部位设置禁止性标志;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消防培训合格。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全员培训,其他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一般员工达到“懂灭火设备使用,会扑救初起火灾;懂自救逃生技能,会组织人员疏散”的“两懂两会”要求。消防安全管理人达到“懂消防法律法规,会部署消防工作;懂消防设施设备,会查改火灾隐患;懂消防知识,会组织员工培训;懂火灾应急处置,会组织灭火演练”的“四懂四会”要求。消防控制值班人员达到“懂消防设施设备,会操作使用;懂火灾应急处置程序,会组织扑救火灾;懂消防安全常识,会检查隐患”的“三懂三会”要求;建立消防安全奖惩工作机制,在推行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的过程中,推动政府每年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进行考评,可以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或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评的范畴予以奖惩,激励社会单位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同时,社会单位也应在单位内部施行消防安全奖惩机制,对消防安全工作抓得较好的部门、个人予以奖励,对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部门和个人予以惩戒,真正使单位内部的部门和个人把消防安全工作当作己任,促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
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其实质就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贯彻安全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消除社会单位消防安全隐患,减少一般火灾事故发生,杜绝较大以上火灾事故发生,减少人员因火灾伤亡,改善单位消防安全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公安消防部门要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公安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分阶段分步骤将以实施,以典型示范引路,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巩固工作成果,形成工作管理机制,为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