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官兵穿着全套防化服在现场处置事故
渐渐的,闷热的空气中弥漫出一股异常酸臭的气味。
“刚开始,我以为是附近的垃圾堆,经常会有味道,也没有太在意。”张师傅说。
10多分钟后,张师傅的眼睛开始流泪,喉咙发疼,他感觉情况有点不对。他身边的路人纷纷捂着鼻子加快脚步。
突然有人在喊“着火了”。就在张师傅转身的时候,远处的化工厂开始向外散发出大量浓烟。“就像不停往外喷一样,白色的烟雾,有点像着火,但是看不见明火。”
此时,刚才还在门口玩耍的邻居家小孩哇哇大哭起来,不停地揉着双眼。
“化工厂泄漏了!这是我当时第一个反应,因为我也睁不开眼睛了,赶紧往回跑。”张师傅说。
晚上7点左右,南坝103号附近不少居民和张师傅一样,开始往家里跑。
晚7点19分,祥符消防中队接到指挥中心报警
杭州消防祥符中队的驻地就在莫干山路和新文路的交叉口,离事发地步行不到5分钟距离。
13日晚7点19分,杭州市消防指挥中心接到第一个报警电话。5分钟后,祥符中队在现场组成了两个搜救小组,开始救援被困群众,先后从厂区救出20名群众,同时立刻疏散周边群众。
铁广锐是祥符消防中队长,也是第一搜救小组的负责人。“我们当时一家家进行排查,因为现场浓烟很大,我们只能反复核查,确保里面没有人。”
与此同时,9支增援的消防中队陆续赶到。现场已经拉起了3道警戒线。
现场烟雾很大很刺鼻,消防确认是有毒化工品,进入警戒线内的消防队员全部换上重型防化服。这种防化服能把消防队员与外界空气完全隔开,依靠背带的氧气瓶维持呼吸。
消防队员最先使用粉末,以控制有毒物质的挥发,接着改用水枪。这种水枪与平时的火灾水枪不一样,枪头打出的是呈放射状的水雾,稀释继续散发出来的有毒气体。
晚8点,现场异味已经变淡,环境检测开始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全力救援,化工厂附近的空气渐渐恢复正常,刺鼻味道开始变淡。
杭州市环境检测站工作人员也赶到了现场,对现场空气进行采样,在化验车上分析。
此时,化工厂门口的稀释工作仍在继续,消防队员每隔20分钟到半小时就要更换一线人员,他们还得穿上防化服,否则无法进入现场。
消防在路口设置了一个喷淋帐篷。消防队员告诉周边居民,凡是经过警戒区都要经过喷淋稀释毒气。
喉咙有些嘶哑的铁广锐一边指导消防队员检查氧气瓶,一边向围观的群众喊话:“请大家回去后不要马上喝水,尽量喝些牛奶,否则很容易把有毒物质带入胃里。”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