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就民俗二字的含义而论“民俗之“民”,就是群体的民众,国民之民,它所研究的“俗”它本身就是一国民众——民力、民智、民德生活经验积累的学问”。[7]“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毛泽东同志的这句带有历史唯物史观的观点充分说明了文化源于生活有的不可辩驳性,而民俗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历史积累,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各种民俗文化以其自身的优势和可娱乐性成为人们表达内心情感、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就以甘肃的情况而论,各地的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如:兰州的太平鼓、庆阳的小香包、武威的攻鼓子、平凉的纸织花、还有那临夏的雕砖、永登的高跷、青城的小调、河州的花儿等,这些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它们也因此在广大民众的心理扎下了深深的根,人们从内心深处也在不停的呼唤民俗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其中。据统计:“全省的民俗文化从业人员约22万人”[8]而深受西部各民族喜爱的河州花儿,更是拥有广泛的“读者群”,“鲁括同志的调查报告,为我们附了一张《临夏花儿会主要会址分布图》,根据图示,在临夏回族自汉州七县及其毗邻地区,竟有花儿会场52处之多,若以最低数估计,每个会场的观众听众为5千人,则总数即为25万多人。另据马文惠同志调查,仅临洮县一县境内就有花儿会24处,有的地方竟在一年内举行三次花儿会。
对这24个花儿会的参加人数还以每个会场5千人计,合计为10万人。这两个毗邻县的花儿会共计76处,参加人数达35万之多。”[9]所有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用民俗文化进行农村消防宣传已经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这种基础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因为,它们是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之上的。
(四)、发挥民俗文化作用,推进农村消防宣传已有成功事例
通过对频发的农村火灾及其造成的损失进行分析,人们发现消防安全意识薄弱、自防自救能力差是造成农村火灾频发的最为根本的原因,而归根到底还是农村消防宣传的效果没有是广大农民群众入心入脑,为此,“广西玉林市容县六王镇金库村坚持‘传锣’防火,并已快板、顺口溜、山歌等形式使村民们时时崩紧防火的那根弦,全村十年无火灾事故发生”[10]“在山东省的农村消防宣传中采取‘村村贴’消防宣传瓷砖壁画活动”[1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成功经验还被在全国消防会议上进行推广,而海南省海口市更是很好的发挥了本市的优势,以民俗文化带动消防宣传“各市分别用琼剧、调声、木偶戏等新式编排消防宣传节目,进行消防宣传”[12]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广西的客家山用艺术载体宣传消防知识。长汀县十几名退休教师组成了一个夕阳红消防宣传艺术团,将消防知识编入山歌传唱。土楼民俗文化村把防火知识变成客家山歌和快板,进行表演,通俗易懂,寓教于乐。”[13]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