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东阳市吴宁街道一民房大火,三人殒命,都是倒在楼梯边。从现场痕迹看,他们原本是想朝楼上跑的,但最终发现无路可走。
阻碍逃生的,正是火场烟气。
7月29日,浙江省消防总队通报: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发生1362起火灾,33人殒命。火场烟气成为头号杀手——其中27人由此引发窒息致死,占总死亡人数81.8%。
在高层建筑中,火灾烟气怎么扩散,如何安全疏散,湖州经济开发区消防大队凤凰中队排长靖成银研究了这个课题,刚刚获得了“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这是经科技部批准的全国性科技奖项,在全国尚属首次,靖成银也是浙江惟一的获奖者。
26岁的靖成银,去年才当上消防队员,他琢磨有关烟的问题,还是和我们生活蛮有关系的。
为什么要尽可能弯腰逃生?
靖成银的课题主要针对冬夏,因为春秋两季,楼层开窗户的比较多。
火灾发生后,烟气在起火房间及在走廊扩散时,从走廊顶部,慢慢下到地面,烟气的温度也随之降低,这是因为烟气不断卷吸周围的冷空气,使温度降低,且离着火房越近,温度就越高。
靖成银说,这就是被困者在最开始的黄金时间逃生,为什么要尽量弯下腰贴近地面逃生的道理。如果直着身子走,不但会吸入烟气缺氧,还必须面对“温度的考验”。
大量研究表明,人体对高温烟气的忍耐是有限的。
65℃时,人可短时忍受,120℃,15秒内会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而140℃,只需大约5秒,170℃,只需1秒。
靖成银之前做过模拟实验,若在冬天,着火层在较低的楼层,大致3分钟,走廊内的烟气温度便达到127℃,而夏季,时间还要短。
冬夏季逃生有所不同
烟气一旦到了楼梯、电梯和管道井部位,变成垂直流向。向上飘还是向下飘,取决于室内外的温差。
冬天发生火灾,高层建筑里的烟气扩散比夏天要严重。因为室内温度比室外高,热空气会呈现向上运动趋势。
而夏天,室内温度比室外低。一开始,烟会呈现向下运动的趋势,但当火越烧越旺,烟后来变成了整体向上的态势。
靖成银说,一般,逃生都是尽可能往楼下走,但夏天如果被困者在着火层以下楼层,看到烟气正在向自己房间蔓延,建议先封堵房门间隙,用湿毛巾捂住嘴鼻,暂时等待一下再出房门,“这个过程大致30至60秒。”
现在大部分高层建筑,每层楼电梯口和楼梯间,都有防火门和增压送风装置。火灾刚开始时,可以阻挡火势和烟气的蔓延。
但这也有弊端,逃生者可能不熟悉大楼疏散通道,看到浓烟会囤积在防火门前,就错过了救命通道,而且,要想推开这道门,比平时也要费力得多(正在增压送风,防止烟蔓延),成人没什么问题,但年老体弱者或儿童就未必了。
国内外高层建筑火灾实例中,为什么常发现年老体弱者和儿童倒在这个疏散通道口,或许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
靖成银说,现在有个“防烟空气幕”装置,不但可减少进入火场的新鲜空气,而且老人小孩也推得开防火门。因为防烟空气幕,就像是扇无形的门,它是用空气阻隔的。
这一技术已被列入公安部《公安消防科学技术“十一五”发展规划》,将重点推广。目前,南京、上海等地部分高层建筑和地铁沿线已在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