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队被命名为省级消防监督执法示范支队。作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主要内容,提高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水平是该支队一直不断完善和规范的重点工作。与此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的“防火墙”工程特色试点工作,也在南昌市迅速铺开。
7月28日上午,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徐伟保结合南昌消防工作和部队实际,就未来3年如何通过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提高社会火灾防控水平等问题接受了《新法制报》专访,
徐伟保称,相信通过3年努力,南昌市消防安全环境将有“脱胎换骨”的改变,消防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各类消防组织“遍地开花”,形成人人、时时、处处讲消防安全的浓厚氛围。
出台《实施细则》细化目标任务
新法制报:公安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方案》,明确了“防火墙”工程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南昌市相关文件的出台,在内容和目标要求上结合了南昌怎样的实际和特点?
徐伟保:在今年“4·2”公安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现场会后,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队党委结合总队有关工作要求和南昌市消防工作实际,第一时间反应,提请南昌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构筑“防火墙”工程暨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治理大会。
会议明确了《南昌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实施方案》和《南昌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实施细则》两个主导性文件。尤其是《实施细则》,对有关目标任务和措施进行了量化和细化,为深入推进全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有效前移火灾预防关口、提升社会火灾防控水平、确保火灾形势持续平稳提供了依据。
南昌作为省会城市,火灾防控压力有目共睹,近年来一直保持了相对平稳的火灾形势。就今年来说,截至目前,全市火灾接警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这得益于消防部门火灾防控在先的努力,更得益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和人民群众对消防事业的支持与信任。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消防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这种情况下,对如何更好开展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过努力,消防部门将打造一批“落实消防工作四项责任到位、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有效、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扎实、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四个水平规范”的样板典型,使全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走在全市的前列,走在全国的先进行列。
南昌消防安全环境3年实现“脱胎换骨”
新法制报: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包括哪些内容?南昌将如何开展这些工作?通过三年的努力,南昌市消防安全将有一个什么样的全新面貌?
徐伟保: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主要内容为四个方面,即:提高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包括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四项责任”(包括组织领导、监管、设施建设、检查考评),夯实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四个基础”(包括组织建设、设施建设、群防群治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四个水平”(包括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消防宣传教育、社会管理创新)。
2010年,消防部门将通过开展一系列试点、专项整治等工作,巩固已有的建设成果,夯实火灾防控基础,健全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大力推行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打造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精品。到2011年,通过推广试点经验、重点攻克制约和束缚消防工作发展的难题,深入推进构筑“防火墙”工程,初步形成村、县(区)、市三级火灾防控体系。2012年,消防部门将实现各项建设全面达标,形成机构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完善、运行高效的社会火灾防控体系,火灾防控能力显著增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进入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相信通过3年的努力,南昌市消防安全环境将有“脱胎换骨”的改变,消防安全意识将深入人心,各类消防组织也将“遍地开花”。
自主创新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
新法制报:您刚才提到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要推行自主创新,听说西湖区有一种“一网二线三体系”消防工作法,这是不是一种创新?
徐伟保:是的。“一网二线三体系”消防工作法是西湖区在系马桩街办、系马桩派出所开展的一项试点工作。一网,即以各街办(镇、场)为大网络,以各社区(村)为中网络,以居民楼院为小网络,从上至下、纵横交织、互联互动的消防管理网络;二线,即坚持“防”与“治”并重,牢牢筑起消防工作宣教与装备双道安全防线;三体系,即构建消防工作排查、应急、处置联动三大工作体系。这种工作法,可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社区消防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西湖区是南昌市的中心区之一,是南昌市经济、文化中心,城区面积34.5平方公里,人口44万。做好火灾防控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因此,在构筑“防火墙”工程会议上,南昌市政府决定在西湖区率先开展全面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试点。
除了“一网二线三体系”试点,西湖区系马桩干家大屋低洼危旧房消防安全整治试点工作也已经成为样板。如今,干家大屋“六个一”(即延伸一条覆盖低洼危旧房的消防供水线、为每户配置一具干粉灭火器、为每户安装一个空气开关并改造电气线路、开辟一条消防安全通道、为每个棚户区设置一套宣传橱窗、建立一支义务消防队)的整治目标如期实现,消防安全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力推具有南昌特色的“防火墙”工程品牌
新法制报:其他各县(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工作开展情况如何?已经积累了哪些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下一步还将如何深入推进?
徐伟保:我们所说的构筑“防火墙”工程,并不是简单地制作几块宣传版画,增加一些灭火器材,翻新一个办公房间,完善几本工作台账,如何在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有所创新,开展特色试点工作,是相关部门不断思考的重点。
5月17日,全省“防火墙”工程试点支队在西湖区组织现场交流并召开调度会。以此为契机,南昌市各县(区)纷纷借鉴好的经验做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全面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如防火处在南昌大学、财富广场等单位开展社会单位“四个能力”试点,整理规范了十项制度十类表格、五类消防标识共计65种、93幅消防宣传画、300多句安全警示标语;东湖、南昌县大队全力推进“四个水平”建设,开展“有火必查,有案必立”试点工作,将GPS定位系统应用于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确保火灾事故调查率达到100%。
在青山湖区公安派出所,开展了消防监督管理及北京东路恒茂国际都会商业街小场所“四个能力”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已在塘山派出所召开了现场会,“示范街”(恒茂国际都会商业街)建设初建成效。
对于试点单位,消防部门要求其明确试点目标,其他单位也要找准突破口,各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任务层层量化分解,限时组织实施落实,努力实现各地有试点,各项有试点。通过试点,培养典型,积累经验,树立标杆,力争推出一系列富有南昌特色的构筑“防火墙”工程品牌。同时,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全市各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更好地指导和推动构筑“防火墙”工程扎实开展。
采取有效措施打造民心工程
新法制报:南昌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还确定了哪些工作任务?为了确保这些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将采取什么措施?
徐伟保:构筑“防火墙”工程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标准要求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这项工程当做政府的民心工程、社会的稳定工程、全民的安心工程来深入推进,离不开各方面的努力。
根据《南昌市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实施细则》,各级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消防经费、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社会消防力量发展、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等纳入政府工作目标。
2010年,要求所有市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30%的县区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配备基本消防装备器材,2011年达到60%。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方面,2010年,50%的乡镇、村庄、社区要按照有关规定建成专职、志愿消防队伍;2011年,80%的乡镇、村庄、社区要按照有关规定建成专职、志愿消防队伍;2012年,专职、志愿消费队伍覆盖所有乡镇、村庄、社区。
以提高社会单位“四个能力”为例,今年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明确“怎么做”上,即由消防部门负责手把手教会相关人员,如何开展消防安全自查,如何落实火灾隐患自除,如何扑救初起火灾等。到2011年,这些能力将成为单位场所是否达标、相关负责人是否合格的考核标准。力争到2012年,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工作得到全面提高,不需要消防部门的督促和检查,开展消防安全工作成为大家的一种自觉和习惯。
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消防部门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考评措施。如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考评内容,考评分值不能小于5%,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或亡人火灾事故的,实行社会治安综合考评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