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翻脸比翻书还快,突然就下起雨来。”昨晚8点左右,主城区突然开始电闪雷鸣,狂风大作,21时许,主城区巴南、南岸等地突然降下大雨,部分地区遭受冰雹袭击。暴雨大概持续了40多分钟,主城气温狂降7.5℃。晚10时许,家住江北区的市民王小姐向记者报料,在雷电交加的时候看到了月亮与闪电同时出现在天空中的奇观。
冰雹
巴南区
绿豆般冰雹下了10分钟
闷热的天气终于引发了一场暴雨。从昨晚8点左右开始,天空开始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空气中不时吹来一阵阵湿漉漉的味道。8点40分,在南坪步行街,暴雨倾盆而下,一会的工夫,地上便汇集成了一条条小支流。主城最先下雨的地区出现在巴南区,时间从8点10分开始,8点50分时,瓢泼大雨的天空甚至落下了绿豆般大小的冰雹,令远近的市民纷纷称奇,整个冰雹时间持续了10分钟左右。
大渡口区
比黄豆大冰雹砸得市民喊疼
9点左右,在大渡口区马王乡摆地摊的周小姐正在大声吆喝生意。突然,她感觉到头皮一阵疼痛,仰头往天上望去,只见密密麻麻的冰雹夹着雨水从天狂降。“看来这个雨要下一阵,而且还不小。”随后,她急忙收拾眼前的物品,慌忙地躲进了附近的火锅店,她告诉记者,“冰雹比黄豆还大,下了差不多10分钟,塑料雨披根本挡不住冰雹。”在这条街上,记者见到,不少市民纷纷收拾各自的物品,连在一旁摆烧烤的摊贩都舍去烧烤摊,跑进临近的屋檐下躲雨,不过因为雨大风大,几名撑着雨伞走在路面上的行人的雨伞都险些被吹翻。
与此同时,在陈家坪长途汽车站,家住鱼洞的周先生因为没打到车,被淋成落汤鸡不说,还没来得及躲雨,又挨了冰雹几“闷棍”,十分郁闷。
晚上11点,记者经过较场口得意世界看到,两旁的停车场边,有十根碗口粗的树枝被狂风吹断,或是横卧在人行道上,或是压倒在停泊在路边的车辆上方。
暴雨
南岸区
雨刷开最大司机也看不见路
8点47分,记者正好乘车从渝中区巴蜀中学前往南坪方向。“据说晚上要下雨,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落下来,太热了。”在车辆驶入黄花园隧道之前,驾驶员向记者打趣道。在车辆快要来到隧道出口的时候,记者明显看到,在洞外天空划出一道刺眼的闪电。“哎哟,还真的说不得。”驾驶员话音刚落,一道更长更亮的闪电又从天空划过。紧接着,一声惊雷在车窗外响起。记者本能地缩了一下脖子,只见一颗颗零星的雨点打在车辆挡风玻璃上“啪啪”作响。
随后,当车行至会展中心的时候,雨量突然变大,透过挡风玻璃已完全看不见前方的路况。驾驶员赶紧将雨刷开至最大,但是一当雨刷划过,挡风玻璃又变得一片模糊根本看不见道路。
由于暴雨来得太突然,多数市民都没有携带雨具出行。市民钟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乘坐公交原本应该在南岸区府车站下车,“当时雨简直是下得太大了,我没有带伞根本不敢下车。只有硬着头皮一直乘坐到了响水路车站才下车。”随后,记者了解到,像钟女士这样采取无奈办法的市民还不少。他们要不然选择雨量稍小的时候下车,要不然就选择周围容易避雨的车站下车。
陈家坪
部分路口排水不畅被雨水淹
由于垃圾堵塞下水道,昨天晚上的暴雨再次将陈家坪水瓶厂支路口淹没。记者在现场看到,该路口地势比较低,路面上的雨水全部向这里汇集。路口处积水已经与人行道上的地砖沿齐平,从这里路过的出租车都减速缓慢地从水中驶过。“这个路口只要一下雨就会被淹,严重影响了车辆的通行。”家住陈家坪的唐女士说,由于昨晚的雨下的时间不长,积水还不算特别深。
路口处摆夜市的老板陈先生说,只要雨稍大一点,这个路口就会被淹。“下雨后,路面上的垃圾就顺着雨水流向这里,堵住下水道,导致下水道排水不畅。”陈老板说。
消防官兵随后赶到现场,将汇集到该路口处的积水排掉。
关注
东边电闪雷鸣
西边圆月高照
“太奇怪了,怎么雷电交加的夜晚会出现满月呢?”家住江北区石马河的王小姐拉开家中窗帘惊奇地发现天空一道奇观,位于她东边还在不断闪电,天空顶部是乌云密布,而在西边却出现了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感到纳闷的她,随后拨打本报热线,希望有专家能解答她心中的疑惑。
随后,记者从市天文科普教育协会理事长、重庆大学教授吴志伦处获悉,这一现象非常正常,绝非是偶然或异常。“月亮的出现及月亮圆不圆跟打雷下雨毫无关联。”吴表示。
昨日是农历六月十六,正如民间有句俗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不过这轮月圆时间不是出现在昨晚,而是出现在前日早晨9时左右。而至于为何昨日会在雷电交加的夜晚看见圆月,主要是主城每个区域的天空环境有所不一,有的地区月亮刚好在缝隙出现,而有的地方是乌云密布,遮盖了圆月的身影,而有的地区则没有下雨是圆月高照的景象,因此市民就看到了两者并存的景象,“就类似东边日出西边雨”。
影响
主城“洗澡”40分钟降温7.5℃
“一场喜雨后,不仅为山城褪去了灰尘,还给山城退温7.5℃。”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在降雨前的9点,以沙坪坝为代表的主城,气温还高达32.9℃,在经历了40分钟倾盆大雨的洗礼后,气温狂降7.5℃,但降雨量却只有14.1毫米,为中雨量级。
市气象台拉响今年首个“雷电橙色预警”
在昨日20点、21点,市气象台分别对外发布0~2小时强对流天气预警,主要涉及沙坪坝、巴南、渝北、北碚等地区将出现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但雷电强度却呈现出增强态势,市气象台也在昨晚9时30分对外发布今年首个“雷电橙色预警”信号。预计在未来两天,主城仍将出现分散阵雨天气,但白天气温依旧走高。
分析
两种气象系统空中“打架”
“这种雨在夏季经常出现,主要是受强对流天气所致。”据气象专家解释,近日的连晴高温,导致热空气抬升太快,在天空形成了看似棉花糖一样的“卷云”,高空累积了很多不稳定因素,一旦有冷空气渗透,就立刻会出现“狂风暴雨”的天气。昨天就是很好的说明,原本控制我市晴热天气的副热带高压系统出现减弱趋势,暖湿气流顿时增强,两者在空中对打起来,造成天气的突变,随后降雨系统便从西边移到东边,来了个大袭击。“这种雨来得快,走得也很快。”之后,这一系统逐渐北移,主城巴南、南岸、渝中、江北等地一路遭遇雷电暴雨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