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地调局承担的四川省12个极重灾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工作已全部完成,结果显示,四川12个极重灾县地球化学环境状况良好,但地质安全性较差,不宜建区面积超过总面积的七成。
主要表现在:从地球化学环境状况看,总体上符合灾后恢复重建与选址的要求,土壤中有毒有害元素储量低,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钍、铀等放射性元素储量分布不均匀,含量高的地方多位于断裂活动带。从地质安全性看,龙门山地区总体上为地壳不稳定区,区内共发育地灾成灾点和隐患点9500余处,在地貌上主要沿地形坡度较大、相对高差较大的河谷两侧发育;12个极重灾县总体上地质安全性较差。从土地资源的承载力看,都江堰、什邡两市处于超载状态,北川、平武2县处于盈余状态,其余八县均处于均衡状态。从水资源状况看,评估区内水质状况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8个县自产水资源量有保障,4个县基本有保障。从地质环境适宜性看,区内地质环境适宜性总体上较差,适宜区和基本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和山区河谷与河流阶地。
评估报告认为,极重灾县除个别城镇需要选址重建外,大多数城镇可以在原地恢复重建。为此,课题组建议,在灾后重建中,应开展活动断裂的详细勘查与评价,确定活动断裂带位置,厘定数列两侧的避让距离,制定相应建筑物抗震标准;尽快开展重要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的地质灾害勘查与治理,加强监测预警;在超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乡镇重建中,应注重调整产业结构、限制人口数量、控制城镇建设规模;在高山峡谷地区城镇重建规划是,应为地质灾害防治预留一定的缓冲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