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搜索:        消防装备  器械器材  消防用品  消防图书  消防产品  消防器材  消防器械
当前位置: >>>热点专题>>>汶川地震

胡锦涛签署命令 授予成都军区某陆航团荣誉称号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时间: 2008/6/15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成都军区某陆航团荣誉称号
授称命名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 徐才厚颁发奖旗并讲话

    新华社成都6月15日电(人民日报记者郭嘉 新华社记者曹智、刘永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6月14日签署命令,授予成都军区某陆航团“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

    胡锦涛签署的命令指出,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执行命令坚决,完成任务出色,是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先进典型,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英雄集体。全军和武警部队都要向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学习,学习他们坚决听党指挥,忠诚履行使命的高度政治觉悟;学习他们牢记我军宗旨,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思想境界;学习他们冲锋在前,抢挑重担,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学习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于挑战极限的英雄气概。全军部队特别是参加抗震救灾的广大官兵要以他们为榜样,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而奋斗。

    中央军委授予成都军区某陆航团荣誉称号命名大会15日在成都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出席大会,向这个团颁发奖旗并讲话,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宣读命令。

    徐才厚在讲话时说,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多年来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决策指示,大力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出色完成了开辟青藏和川藏航线、西南边境巡逻、国防科研试验等数百次急难险重任务。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这个团视灾情为命令,视灾区为战场,在第一时间飞赴灾区勘察灾情、抢运伤员和救灾物资,先后出动1848架次,飞行1542小时,成功救出伤员1126人,运送食品、药品等急需物资619吨,转运被困群众2171人,为抗震救灾做出了突出贡献。5月31日,这个团一架直升机在执行运送受灾群众任务中,因高山峡谷局部气候瞬时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不幸失事,邱光华、李月、王怀远、陈林、张鹏5位同志光荣牺牲。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了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胡主席签署命令,授予这个团“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是对全团官兵的最高褒奖,也是全体抗震救灾部队的光荣。

    徐才厚指出,向某陆航团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部队各项建设的首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就要像他们那样,始终牢记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永远保持人民子弟兵的政治本色,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要勇于挺身而出,能够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就要像他们那样,大力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既在平时的军事训练和教育管理中培育良好作风,又在艰苦环境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部队,始终保持高昂士气和旺盛斗志;就要像他们那样,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大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苦练精兵,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徐才厚强调,全军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学习某陆航团活动的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学习活动深入开展,不断取得扎实成效。要结合部队实际,认真传达贯彻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以及军队领导干部会议精神,高标准做好抗震救灾、支援奥运、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要在加强部队建设和完成各项任务中,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官兵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推进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大会开始时,全场起立,向抗震救灾失事直升机遇难烈士默哀1分钟。

    命名大会由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主持。解放军四总部、成都军区、军委办公厅和四川省领导杨志琦、李买富、李安东、张海阳、蒋巨峰等,与驻蓉部队和抗震救灾部队官兵代表约1200人一同参加大会。

生死飞行 英雄无悔
——记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
的成都军区某陆航团

    新华社成都6月15日电(记者黎云、刘永华、徐壮志)邱光华、李月、王怀远、陈林、张鹏——5位勇士的生命,永远留在了5月31日灾区飞行的归途中,但,像勇士们一样无畏的战友们依然沿着他们的生命航迹不停地飞!飞!飞!

    在余震中起航,在峡谷中穿行,在雨雾中降落——出动直升机1848架次,飞行1542小时,成功救出伤员1126人,运送食品、药品等急救物资619吨,转运被困群众2171人……这一切,属于这样一个勇敢的群体:成都军区某陆航团。

    6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指出,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同志们急中央之所急,办受灾群众之所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奋斗,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而努力奋斗。

    6月14日,中央军委授予这个团“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

    勇敢,是勇敢者的通行证

    沿都江堰往西、往北,岷江峡谷犬齿曲折,漩口、映秀、汶川、理县、茂县,依次排列在峡谷之中。

    “我根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分神。”全天候特级飞行员伍安国说,这里山高谷深,山峰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两山间的最小空隙不到300米。“有时候飞得好好的,突然就飘来一朵云,直升机就像扎进牛奶里一样,什么都看不见。”

    即便如此,陆航团仍然在第一时间起飞。

    5月12日14时28分,正在准备跨昼夜飞行训练的官兵被地震摇得站立不稳。5分钟后,正在值班的团政委张晓峰下达了第一道命令:停止飞行训练,准备抗震救灾。

    来不及跟家人报上一声平安,也不知道震中在哪里,在机务大队长梁晋的带领下,数百名机务官兵紧急集合,跑步进入机场。

    余震中,停放在机库的直升机被推向停机坪。30分钟后,机务大队完成了起飞前的全部准备。

    震后不到1个小时,两架直升机在副团长李翔、姜广伟的带领下,直飞汶川。

    气候条件超越了直升机飞行的极限。一次次地强行起飞,一次次地被迫返航。

    飞、再飞,超越极限飞。

    震后的24小时,陆航团出动直升机27架次,为北川、青川、绵竹、平武等地累计空运空投食品和饮用水12.7吨。

    “一进入峡谷,变幻不定的气流使直升机剧烈颠簸、难以控制。”在北京举行的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首场报告会上,陆航团政委张晓峰说,“机组人员只有一个念头:只要有一丝可能,冒死也要进入汶川!”

    5月14日,机械师魏建洪拿着航图对照脚下的河流山川。他乘坐的这架直升机,已经是第6次试图进入汶川。

    没错,下面就是汶川!

    下降,下降,已经可以看到人群了,他们拿着红色的被单和白色的毛巾,拼命地向直升机挥舞。

    再降,再降,当直升机最后落下,人群爆发出的欢呼,淹没了螺旋桨的巨大轰鸣。

    此时,魏建洪脚下的这片土地,已经与世隔绝了40多个小时,粮断水绝,恍如隔世。这架从天而降的吉祥鸟,就是生的希望。对于埋在废墟中的人们来说,或许仅仅是那螺旋桨的声音,就可以鼓励他们再多坚持1个小时、2个小时……

    在映秀、在理县、在茂县、在北川,在所有道路不通、通信中断的地方,英雄陆航团的直升机一次次地突进、起落、转运,把“死亡航线”变成了“生命通道”。最紧张的一天,全团飞行了141架次。

    他们第一个从空中抵达汶川、茂县、映秀、北川等重灾区,第一个将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送到灾区群众手中,第一个从灾区运回伤员,第一个搭载通信小分队飞抵汶川,第一个将通信设备运抵灾区……

    这是抗震救灾的新纪录,也是中国陆航史上超强度、超气象飞行的新纪录。

    急、难、险、重,4个字浓缩英雄团队英雄史

    陆航团20多年的团史,简单到用“急、难、险、重”4个字就可以概括。对于这个位于西南复杂地域的团队来说,抢险救灾,从来都是他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墨脱雪灾抢险、金马河孤岛救生、万县城口瓦斯大爆炸……一次次灾难袭来的时候,陆航团一次次搭起空中的生命桥梁。

    而这一次,很多官兵家就在灾区,有的只有伸手之遥,却不能回家看一看,甚至不知父母可在、妻儿可好——虽然每次返航归来,他们都会为灾区群众带出一大把向亲人报平安的“亲情纸条”。

    伍安国的家在严重受损的北川。“我从我家上边飞过十几次,光看见倒了的房子,就是看不到人。”伍安国说,他甚至不能多看一眼,因为他必须集中全部精力驾驶。直到现在,他也没有回家。

    “每一次从空中往下看,我都想哭。”尽管飞行员都接受过良好的心理训练,但陆航团藏族飞行员多么秀仍然落泪了。陆航团的87名飞行员中,很多来自藏族、羌族和彝族。多民族聚居的川西北,是他们共同的家园。

    藏族飞行员陈远康的哥嫂被困理县,在16日的余震后失去音信;多么秀的侄女被困茂县;家在阿坝州小金县的藏族飞行员余德文家中房屋严重受损,老人无处居住;以身殉国的邱光华的家乡在受灾严重的茂县,最近的一次降落,离他家只有800米,也没有回家看上一眼……

    团长余志荣的父母都住在汶川县城。震后的5天中,他一直没有得到父母的消息。余志荣驾驶的“黑鹰”多次盘旋起落在故乡的上空,却不能把自己送回父母的身旁。

    映秀镇告急时,当天已连续飞了6个架次的余志荣第7次起飞,将18名重伤员接回了成都。按规定,飞行员每天的飞行强度应该在6小时以内,但为了多救人,很多官兵都要飞8到12个小时。回家,是不可能的奢望。

    几过家门不入的悲壮,在陆航团一次次上演。“我是飞行员,我的岗位在直升机上。”余志荣说。

    “不忘人民养育恩,为了人民敢献身”——成都凤凰山军用机场门口,两条红底白字的条幅格外显眼。

    在陆航团的历史上,哪一次抢险,不是这样的义无反顾?

    1985年底,墨脱发生严重雪灾。驾驶着刚刚装备部队的新机种,飞行员连直升机的性能还未完全掌握,就飞进了雪域高原。

    1993年的汉源大火中,陆航团直升机载着13名被烧伤的消防官兵,在雨中沿着大渡河超低空飞行。耳边,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眼前,是弥漫于高山峡谷里的浓烟。

    2005年,四川巴塘兵站站长杨通建,一名在川藏线上服役已19年的老兵突发脑出血。抢运杨通建的直升机,在贡嘎雪山等几座5000米以上的大山之间,完成了一次超越极限的飞行……

    “我们是在为人民而飞。”余志荣说,如果他的父亲能看到天上的吉祥鸟,他也一定知道,那是他的儿子,也是人民的儿子。

    飞翔,永无止境

    “谁说男儿泪不流,男儿一哭令天愁!汶川只恨山无眼,战友尤悲土有丘。万人共啸关山上,直送苍鹰向九州。”

    这是一位网友为失事直升机机组写下的诗。尽管是非作战背景下的飞行,恶劣的天气仍然让陆航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不要动,看下航向!”这是邱光华最后的话语。紧接着,他的声音从通信信号中消失了,5位英雄从战友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胡锦涛对失事直升机的搜救工作十分关切,多次指示要全力搜救,深入细致搜救,千方百计找到失事直升机和机上人员。

    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不断增加搜救兵力、扩大搜救范围、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最多时一天出动了上万人。

    第一天,搜救从早上6时持续到晚上6时。天色逐渐暗淡,团参谋长杨磊抬头看看天,决定再飞。有人担心时间和油量不够,杨磊算了算,还是决定再飞一次。

    回到凤凰山,已经是晚上8时。机组成员走下直升机,各自离去,都没有说话。第二天,752机组再次起飞,在各个山峰间来回穿梭,仍然没有收获。

    “实在是太难了。”杨磊摇头说,“盯着看,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可是,一架迷彩色的直升机没入原始森林,就像一根针掉进了大海。从直升机的窗户看下去,崖如刀削,林深似海,让人欲哭无泪。

    而对于搜救直升机来说,每一个架次的起降,又何曾不是与死神的交锋!

    邱光华机组走了,留下的是一串用生命写成的数字:大地震以来,734号机组连续执行复杂地理、气象环境条件地区抢运受伤群众和运送救灾物资任务,飞行63架次,运送物资25.8吨,运送救灾人员87名,转移受灾群众234名。

    就在英雄机组回家的那一刻,陆航团还有5架直升机,不能前来迎接战友的灵柩。

    在邱光华飞过的航线上,在映秀的上空,陆航团的直升机仍然一次次掠过,向汶川、向理县、向茂县挺进。“我们不飞,里面的群众就要断粮。”参谋长杨磊说,由于连续的暴雨,从都江堰通往映秀等重灾区的道路一直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是冒死起降的直升机,维系着阻隔不断的生命线。

    6月10日,就在烈士遗体被找到的这一天,唐家山堰塞湖的抢险工地上,一场由直升机担任主角的大撤离也正在进行。

    鉴于唐家山险情已经基本排除、大坝出现裂缝,指挥部决定,全体抢险人员当日全部撤离唐家山。

    艰难的任务再次赋予了陆航团。他们和兄弟陆航部队一起,采取跟进飞行的方式,一次起飞多架直升机,向唐家山挺进。

    一架、两架、三架……这一天,直升机在峡谷中排着队等待降落和起飞。经过6个小时的紧张运送,400多人的抢险队伍和大批抢险物资成功运出。山谷中洪水的巨响,成为告别子弟兵的旋律。

    生死飞行,英雄无悔。5位烈士永远地留在了他们的第64次飞行中,而他们的战友,仍在灾区的每一片土地上继续着生命的接力……




 相关链接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本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企业服务
   
 
热点推荐
 
推广信息
   
 
热点专题
 
  • 曲靖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成立 提升实战力
  • 杭州消防开展大跨度大空间灭火救援演练
  • 河南省消防条例存5问题 或适时修订
  • 防范城市公交车火灾事故的几点措施
  • 新疆国家级贫困县告别零消防站历史
  • 极端高温肆虐 中日中暑死亡人数创记录
  • 餐馆液化气泄露爆燃 女子烧成黑色火人
  • 喀什河上的尖兵 和田消防水域救援纪实
  • 资讯排行榜
     
    暂无相关信息!
    专题推荐 会务活动
    电商培训
     
    热点信息
     
  • 全国二季度重大安全事故21起 321人亡
  • 地震逃生小知识
  • 林火自救五诀:防火害看风向避烟尘寻生地躲
  • 哈尔滨举行“4.17”保安消防志愿者运动
  • 山西临汾尧都查获一起假冒消防名义违法行骗
  • 梅州消防利用QQ短信群 温馨提醒市民谨防
  • 企业推荐
     
  • 上海强师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 浙江信达可恩消防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杭州云龙消防设备清洗公司
  • 天津港建迅达科技有限公司
  • 珠海市双鱼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 沈阳金胜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 北京海博智恒电气防火科技有限公司
  • 扬州江亚消防药剂有限公司
  •  

    2012-2026 ◎消防中国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备案名称:消防中国.备案中文域名:消防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化部: 京ICP备180622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