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中山市市府办印发了《2010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计划》,记者了解到,中山市应急管理工作将进一步向基层延伸,今后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也将逐步实现专人24小时值班,以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应急建设向基层延伸
计划中指出,推动具备条件的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力争到2011年底完成基层组织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任务。
据悉,随着“平安中山”建设的推进,市一级、镇一级均加强相关机构建设,基本配置专职人员,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下一步,有关机制将向村居一级延伸。
此外,将通过接受与应急管理相关专业大学生实习、应急志愿者服务等途径,充实基层应急管理人员。
去年,中山市还大力推进镇区 “四个一”示范点建设工作,即选一个社区或村委会、一家企业、一所学校、一个大型活动购物场所,建设应急管理示范点。
“此项工作效果明显,今年将选择成熟的示范点在辖区内推广,力争建立更多的示范点,并逐步建设应急管理示范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专家队伍补充新血液
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面,中山市目前已经形成“9+2”的格局,即公安、消防、律师、医疗、企业、环保等9支应急专业队伍,加上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联动队伍、应急救援志愿者等2支应急后备队伍。截至去年年底,这支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力军已经扩充至4万人。
此外,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100多人,组成了一支应急管理专家队伍。按照新计划,我市今年将充实、调整这支队伍。“重点增加来自社科界、学术界、心理研究等方面的人才。”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专家库会不断更新名单,实行动态管理。
为了检验各支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各镇区每年将至少举行1次应急队伍 “大比武”,既可以选择模拟演练,也可以组织实战。
■逐步完善避护场所
按照全省的统一要求,我市还将稳步推进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目前,规划、地震办等已经在进行前期调研,探索依托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地下车库等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在条件成熟时还将建立避护场所数据库。
据介绍,建设应急避护场所并不是简单的“圈地”即可,而要与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健全应急物资协调和征用机制、场所指引设施建设等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