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震是浅源地震
浅源地震,是发生在地壳内,地壳岩石破裂造成的地震。由于震源浅,破坏力是比较大。从玉树地震测定的计算地面烈度的分布图来看,本次地震震中的最大烈度,是北西方向的一个条带,这个条带上最大烈度是9度,汶川地震最大烈度为11度。应该说,玉树地震是破坏性较大的浅震。玉树地区抗震设防标准不高,房屋大部分是土木结构的房子,或者石块搭起来的房子,抗震性能较差,有报道说85%或90%的这样的房屋都在地震中倒塌了,这也佐证了玉树地震是一个破坏性较强的浅源地震。
地震发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如果按国家地震台网测定的位置距离县城、玉树州所在地30公里左右。从地震的深度来讲,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速报发布的震源深度是33公里。这里要解释一下:如果地震台网密度不够的情况下,深度测定一般不是很准确,地震速报为了快速报告地震的位置,标明33公里,表示这个地震是在地壳内发生的,是一个浅震,表明33公里是一个国际习惯,因为地球内部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即莫霍界面平均为33公里。震源深度标明33公里时表示这个地震是个浅震,是发生在地壳内的地震,也就是浅层震,其真实深度不一定是33公里。表示深度不确定的还有一些学术上常用的习惯数字,比如震源深度5、10公里往往也表示浅源地震,多用在大洋内的地震或大陆中心区域的地震,因为这个区域的地震通常比33公里这个数值浅不少。
如果你是一个关心地震的认,你会在中国或者国外的网站上经常看到标注33公里的震源深度,这都代表震源为浅震而最后的深度还不太好准确表示。测定一个地震的参数,可以采用地震附近的地震台网数据,叫作近震处理。对于远离地震的地方只有采用距离地震很远的地震台网,实际是采用远震处理方法,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波传播的特性,在远震的记录上可以清楚的辨认地震深浅的震相,从计算机处理的角度可以比较好的计算出一个可以比较准确表示深度。用近震处理地震震源深度,必须采用密集的地震台网,理论上台站密度应该小于10公里。在台网不够密集的时候,例如青海地震台网,对地震震源深度的计算往往有较大误差。影响地震震源深度计算因素有很多,比如震中距、地震走时等等。用远震计算震源,虽然从震相上容易识别,但是由于地震波的传输的距离长,残差也要增加最终的精度却不一定提高,具体大家可以看看有关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很多。通过远震进行地震定位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这次玉树地震波到达美国要将近20分钟,虽然比较容易识别地震深度,但是确定地震震中就要比我国是用近地震台网时间要慢得多,震中水平误差也要大一些。基于上述理由,学术上不好确定确切深度时,就会用33公里来表示这个地震是浅源地震。推荐大家看一看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张晁军博士的文章—— 《近震震源深度测定精度的理论分析》。
《近震震源深度测定精度的理论分析》
玉树地震与汶川地震的关系
玉树7.1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是发生在一个块体边缘的两个地震,均为浅源地震,只不过一个在东南部,一个在东部边缘。从中国大陆地块的角度来说,玉树地震是和汶川地震有关系的。
2010年4月14日的玉树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的边缘地区,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0级地震、2001年11月14日的昆仑山口8.1级地震也都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的边缘地区。玉树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地块东南的边缘地区,汶川地震则发生在该板块东部的边缘地区。另外,在该板块北部和西北部地区还发生过1997年玛尼、2008年玉田两个地震。由此可见,巴颜喀拉这个小块体,西藏北部这个块体,是比较活跃的。
从全球板块构造来说,一方面印度板块挤压着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又挤压着北部,而巴颜喀拉地块恰在青藏高原的北部。正好是青藏高原挤着北部,然后向四川、云南扭转。地块的东缘受到比较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碍,造成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是在这个块体向东南扭转的地区发生的。说明这个巴颜喀拉板块受印度板块、西藏板块的影响,是一个活动比较强的板块。